多彩网

驰援汤加:中国海军的和平答卷

驰援汤加:中国海军的和平答卷

liuguanliang 2025-04-01 设备销售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海上运输编队。范鹏羽摄

编队官兵为汤加人民送祝福。殷征摄

官兵开展卸装作业。邓家金摄

“中国救援来了!”

汤加,南太平洋西部一个美丽的岛国。

如果不是因为一场灾难,多数中国人对汤加的印象,还停留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汤加旗手腰缠传统草裙步入体育场的画面。

天有不测风云。1月15日,汤加海底火山岛“洪阿哈阿帕伊”大规模喷发,遮天蔽日的火山灰裹挟着大量有毒物质,砸向座座海岛。震天动地的能量冲击,掀起巨大海啸,汤加全境电力、通信、航路陷入瘫痪……

正当全世界为此揪心时,一条新闻从人们的手机屏幕上弹出:中国政府通过驻汤加使馆紧急筹措了一批应急物资,于19日捐赠汤加政府。

没有人想到,灾害发生后,汤加政府收到的首批应急救援物资,来自遥远的中国。闻讯后,当地民众纷纷前往中国大使馆致谢:“你们是汤加真正的朋友。”

此刻,万里之外的中国广东,一座座应急物资储备库被打开,南部战区海军两艘“巨无霸”军舰少有地“同框”了——一艘是两栖船坞登陆舰五指山舰,排水量20000多吨;另一艘是综合补给舰查干湖舰,排水量40000多吨。

海内存兄弟,天涯若比邻。这一次,他们的任务很特殊:穿过大洋,万里驰援,将第二批援助物资送到汤加。

受领任务后,官兵们闻令而动,快速反应,定人员、划路线、做方案,全面展开准备工作。两艘军舰的“肚子”里,陆续装满了移动板房、拖拉机、发电机、净水器及应急食品、医疗防疫器材等物资。

1月31日,中国农历除夕。万家团圆之时,两艘军舰组成的海上运输编队在广州鸣笛启航,搭载1400余吨救灾物资赶赴汤加。

“中国救援来了!”这不是中国海军首次赴汤加执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近年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曾两次奔赴汤加,开展友好访问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每一次,都留下了一段播撒和平与友谊的美好故事。

此次任务与以往不同。这次航行途中,火山喷发带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成为官兵面对的“最大变量”。火山浮石、火山灰影响如何避免?码头设施简单如何卸载?防疫安全如何确保……通往和平友谊之路,考验重重。

大风浪、火山灰、极端天气……中国海军编队连续航行5200多海里,克服种种困难挑战,终于抵达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码头上,汤加首相索瓦莱尼动情地说:“汤加非常感谢来自中国的支持,解了燃眉之急,也助力了灾后重建。”

从中国广州到汤加努库阿洛法,除夕启航,元宵节到达。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赋予了这段旅程不同寻常的意义。官兵们说:出发和抵达的日子与中国传统节日叠合,恰好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汤加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美好祝愿。

汤加的正月十五,没有节日味道。官兵们按既定分工,紧张投入物资卸载准备工作。舱门缓缓打开,阳光照射进来,大大小小的物资包裹上,写着同一句话——

“四海皆兄弟,万里同日升。”

关键词 情怀

最强大的力量,是人们守望相助

东经180°,女舵手赵宏伟驾驶五指山舰跨过赤道,进入南半球。

一周前,赵宏伟还在做休假计划。她在手机上收藏了10余条旅游攻略,打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此刻,她和战友们已经随着战舰来到太平洋深处。

这名来自内蒙古的姑娘,就像草原汉子般豪爽。听说要取消休假,执行驰援汤加任务,她当即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一直以来,赵宏伟都有一个英雄梦。小时候,她喜欢读武侠小说、看英雄电影。上大学时,赵宏伟看到子弟兵救助受灾群众的新闻,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她毅然决定参军。

那天,电视里播报汤加火山喷发的新闻,官兵们正在舰上餐厅吃饭。画面中倒塌的房屋、凌乱的街道、漫天的尘土,让赵宏伟揪着心看出了神。一旁,坞舱兵鄢海康说:“汤加那么远,如果要救援,肯定是我们去。”

大家本以为鄢海康说了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回到宿舍,他直接退掉了回家的机票。

然而,几天过去,想象中的任务通知并没有到来。眼看春节越来越近,鄢海康重新订了机票,准备回家过年。

谁也没想到,离除夕不到一周,单位真的接到任务:驰援汤加。

鄢海康预言成真,舰政委陈亚军却有些发愁:他们中许多人已经连续3年在海上过年。此前,舰上一些官兵已买好机票准备休假。要执行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人员必须齐整,可是让官兵再次失信于家人,他又觉得于心不忍……

陈亚军思索再三,决定跟官兵们好好聊聊。来到各战位看望大家时,陈亚军才发现“自己想多了”——

鄢海康第二次退掉机票,他跟远在不同城市的父母、亲人道了歉,全身心投入任务准备中。

操舵兵何晴接到任务后,专门给她的“拍立得”相机买了一大箱相纸。“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她想把这趟大爱之行完整记录下来。

帆缆班班长刘兆强不久前刚和爱人领完证,准备春节期间举办婚礼。收到任务通知,他把酒店、婚纱都退了,归队时给了爱人一个长久的拥抱……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让陈亚军深受感动。“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情怀。”他说,那是中国军人的特有情怀:有国,有家,心怀天下。

告别家人,告别战友,告别祖国。除夕那天,编队官兵整装启航。

十几个小时后,虎年如约而至。大家在甲板上整齐列队,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对新春的美好祈愿。风浪中,水兵餐厅热闹祥和,几名女兵手叠千纸鹤、自制红灯笼,心形许愿墙上,写满了对汤加人民的问候和祝福……

此时,驾驶室里,赵宏伟把着舵盘,望着大海,驾驶战舰向南疾驰。

海上乌云密布,赵宏伟有一种感觉:驾驶这样一艘万吨巨舰驰援汤加,就像小时候幻想的那样,踏着五彩祥云行侠仗义。而她,就是故事中的“女侠”。

不过,现在赵宏伟已经明白:“最强大的力量,是人们守望相助。”

关键词 担当

国家一诺千金,使命重若千钧

这是一个没有年夜饭的除夕。

当天夜里,海上风雨交加。巨浪撞击下,五指山舰上下起伏,发出轰隆巨响。强烈的晕眩感让官兵们的胃里翻江倒海,无法进食。

副舰长张明珠在船舱内来回穿梭,额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这一晚,张明珠已经来来回回巡查3次。摇晃的舰体,让他的头阵阵发晕。回到住舱已近凌晨1点,他和衣而卧,沉沉睡去。

“嘭!”不知何时,一个巨浪砸来,战舰剧烈晃动,张明珠猛然惊醒。“可别把物资砸坏了!”他抄起手电,拿上对讲机,直奔车辆库。

从头开始,一一排查。张明珠发现,原本整齐停放的援汤拖拉机里,有一台“出列”了。走近一看,他惊出一身冷汗:固定拖拉机的绷带卡扣竟然崩断了!

对讲机里,传来张明珠的命令。加固组官兵迅速披衣跑来,对所有物资再次检查加固。全部忙完,已是大年初一中午。

看着整齐排列的物资,张明珠擦了擦汗,长舒一口气。帆缆兵杨涛笑着给他拜年:“副长,虎年大吉!”

张明珠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笑着跟大家说:“这些‘宝贝’,汤加人民翘首以盼。把它们保护好,就是大吉了!”

从编队出发开始,这些物资成了张明珠的“心尖尖”。1400余吨、7400余立方米,哪类物资放在哪里,适合怎样加固,他心里门儿清。除了安排人员24小时看护,每晚他都要巡查多次。

与张明珠一样,查干湖舰舱段班班长唐帆也像个“大管家”。

唐帆负责全舰100多根管道、300多个开关旋钮和1000多个器件阀门。每天凌晨2点,他按时起床巡舱。闷热嘈杂的机舱内,唐帆巡完一轮需要近1个小时。

编队出发之前,唐帆特地查阅资料,琢磨着怎样应对火山浮石和火山灰对舰艇管路的影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又把巡舱检修的频率提高了一倍。

一天早晨,起床号响起,唐帆站在班员面前整队集合,发现大家都面带微笑。回到班里一问,唐帆才明白,大家是在笑自己——昨晚巡检时,一个设备声音异常,他咬着手电,钻进管路排查,身上沾满油污,回来倒头就睡,竟然没有发现。队列前的他,是个“大花脸”。

对着镜子,唐帆也笑了,这是难得的轻松时刻。

持续多天,张明珠的眼睛布满血丝。官兵们劝他多休息,张明珠连连摆手。一次交班会上,他对官兵们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国家一诺千金,我们的使命重若千钧。”

对此,唐帆的理解很简单:“脏点累点不算啥,大老远去帮助别人,别半路上自己掉链子。”

漫长的航程中,每一个岗位都映射着一份担当——

电工班班长汪恒星发现仪表不规则跳动,直接把被褥搬进机舱,全程在战位值班。某随舰保障分队一个专用仪器电源设备损坏,急得火烧眉毛,汪恒星听说后,主动请缨当场解决问题。“我懂的事,就是我分内的事。”他说。

医疗防疫分队医生叶季林刚做完手术,得知编队急需呼吸科专业医生,他二话不说,带足口服药登上战舰。防疫消杀时,大家心疼他的身体,没给他排班。他就把自己加上,穿着防护服一次次走上炙热的甲板。

到达汤加那天,副舰长张明珠没顾上吃饭,又投入紧张的卸载工作中……

关键词 能力

中国军人有和平的愿景,更有守护和平的能力

2月,南半球正值盛夏。

吊装现场一片嘈杂。隔着面罩,帆缆班班长刘兆强依然可以清晰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与心跳声——此时,甲板温度高达55℃,防护服内的刘兆强汗如雨下。

汤加人民在等,必须争分夺秒。卸装现场,只能靠五指山舰唯一一台吊机作业。刘兆强大胆创新,根据现场情况设计了一整套吊装模式,将卸装速度翻了一倍。吊机一起一落之间,货物安全精准送到汤加码头的工人手中,这是刘兆强最自豪的瞬间。

吊装指挥、吊机排故、物资挂接……所有流程,刘兆强全程在位;遇到问题,刘兆强现场解决。战友们和汤加工人连连对他竖起大拇指。

“官兵的整体能力,是我们此行最大的底气。”编队指挥员王海江说,此次任务时间紧、挑战大,官兵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流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作风形象。

驰援汤加:中国海军的和平答卷

运城舰副航海长龚雄心记得,出发前那天上午,他正在值班。电话铃响,一个通知传来:中午12点前到五指山舰报到。

虽然行程很赶,但龚雄心没有感到意外:这几年,舰艇部队任务多样,随时可能被抽调补位,“说走就走”早已成为常态。

龚雄心登上五指山舰还不到1天,编队就离开了码头。他说,并非每个环节都有详细方案,遇上具体情况,官兵的思维和判断就是“方案”。

龚雄心清楚,此行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航程、不是装卸,而是“未知”——

接到命令时,汤加海底光缆尚未恢复,前方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努库阿洛法港的水文环境、靠泊能力等信息不详;火山喷发对舰艇装备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尚未可知……

谁也不知道,前方会遭遇什么。但王海江心里有谱:作为编队指挥员,他对两艘舰艇官兵的训练水平胸有成竹。出发前,他们利用战区海军人力资源动态数据库,抽调了数十名特种叉车手等特殊专业职手随舰出海。

“急难险重任务,更考验一支部队的战备水平和应变能力。”王海江说,这次万里征程,是播撒和平大爱的友谊之路,也是检验部队能力素质的一次大考。

深蓝大海,查干湖舰对五指山舰进行全方位伴随保障。一次,编队航行补给进行到一半时,陡然进入雨区。

海面水雾笼罩,能见度越来越低。两舰间隔只有五六十米,涌浪翻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紧迫局面。

怎么办?两舰指挥员稳慎操纵,官兵们随机应变、密切协同。蒙蒙雨雾中,两艘万吨战舰肩并肩破浪前行,最终顺利完成补给。

这一幕,让编队指挥组参谋邓佳龙感到似曾相识。

近年来,邓佳龙先后参加了亚丁湾护航、救灾演习等多项重大任务,出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军舰跑得多了,邓佳龙有一个强烈感受:在越来越丰富的海上和平实践中,面对陌生环境、未知挑战,官兵们展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从容。

“中国军人有和平的愿景,更有守护和平的能力。”邓佳龙说,那种自信和从容,来自宽广的视野、开放的心胸、过硬的素质。

驰援汤加,是中国海军交出的又一份和平答卷——

经过5200多海里远距离运输,官兵们抵达汤加后又连续奋战137个小时,比预期时间提前4天完成物资卸载任务,实现了救灾物资“零损失”、舰艇装备“零损坏”、疫情防控“零风险”。

当地时间2月23日,任务圆满完成,编队驶离汤加。对讲机那头,一声声英文呼谢不断传来,邓佳龙朝着岸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如此前的很多次一样。(雷彬、严斌、周演成、薛成清)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驰援汤加:中国海军的和平答卷》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快递疫情最新信息安岳  欧美网曝最新在线播放  天心区招工网最新信息网  最新版车上音乐  最新的珠宝电视  汤阴公路最新信息  浦东最新复学消息查询网  spire最新信息  最新的发射新闻  术士竞选最新信息  遂昌大棚转让最新信息  波音赶工最新信息  app最新版免费  奥特曼神操作最新版  最新版美甲视频  金饰最新的价格走势  追最新的韩剧  金寨车祸最新信息  南国控股最新信息  临沂大棚租金最新信息  资兴奇石馆招聘信息最新  理论创新的最新的事例  最新的布艺视频  东阳房租最新价格查询网  江苏省的高中排行榜最新  约瑟最新版  钉钉电脑最新版官网在哪  欧宝体育app最新版  防火规范最新版电子版  昌硕最新招聘信息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