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从8年315主编的视角,解读听花酒为何早晚会被记者干翻

从8年315主编的视角,解读听花酒为何早晚会被记者干翻

chenyahui 2025-03-18 西餐美食 4 次浏览 0个评论

昨天,听花酒被央视315曝光。


节目播出后,听花酒的官网、微信公众号被屏蔽。在国内最核心、权威的两家中央级平面媒体上发布的宣传文章的链接,也悄然404了。

我曾经在法制晚报连续8年组织策划315系列报道。在我看来,听花酒被新闻舆情干翻,是早晚的事。分为六点,逐一解读——

1、面对大众做传播,却一身“新闻点”

听花酒的品牌传播,实在太夸张离奇了。

一瓶卖58600、喝听花酒壮阳、抗癌还能让绝了的月经重新再来、做听花酒是太上老君托梦给的创意、组织“中医理论指导白酒健康化研讨会”、自称“茅台15年的年份酒只能做听花的基酒”、用的是“国际专利高科技凉味剂”。

更“牛”的是:两位来自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出任听花酒首席科学家。一位从酶的角度指导酿酒,另一位,为世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之一是发明了伟哥。

真是满满的“新闻点”,选题一听就带劲儿!很容易让有新闻追求的媒体人,犯想调查一下它的职业病。

最关键的是,虽然那些搞传销的企业,宣传和言行也极度夸张,但人家是关起门来搞线下活动,针对特定人群传播,记者想摸清楚情况得去暗访。而听花酒是一家C端企业,是公开在全域做品牌宣传,所有人都看得见。

据说,听花酒的董事长张雪峰曾经做过律师,还是个大所的分所主任。律师,不但需要做业务还需要自己拓展案源,所以每个资深律师都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善于搞“外面儿”、嘴皮子好。但律师天然是媒体人的同盟军,所以媒体人报道律师、律所黑料的,极少极少。但离开这个行业,可就不一样了。


2、调查难度小,采访成本低


在当下媒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当年那种不惜代价也会去做的重磅选题,媒体从调查成本和人员业务能力方面考量,如今很可能会放弃。


当年,法制晚报的每篇两个版规模的暗访调查,都是年轻人真的去企业正常应聘,然后正常入职工作,期间暗访完成的。记得有个知名食品企业用过期馅的选题,记者本来想入职包馅儿的部门,但不幸,被负责搬运的部门调剂走了,然后真的辛辛苦苦当了两个月的搬运工!最后,是负责馅儿的部门有员工病休缺人,这位记者自告奋勇去“帮忙”,这才把暗访完成。

同样是央视315,很多年前,也是一个白酒选题,节目组直接安排了15个记者到多家酒企应聘入职,暗访了半年!虽然这条新闻最后因故未发,但暗访调查的成本,可见一斑!

而听花酒这个选题,相比之下,采访成本和采访难度就低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个物美价廉的“好选题”。

听花酒宣传文案,到处都是,都是现成的;听花酒申请的国际专利,找专利代理机构咨询一下,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官网查一下,便得知了真;生产商咋样,记者通过查资料就得到了真相,2020年卖的还只是20多块一瓶的便宜白酒。

听花酒体验店,面对公众,开门做生意。这种暗访,没太多技术含量。节目内容显示,记者今年年初才到听花酒体验店暗访。稿子3月15日要播,之前还需要视频制作、审稿,即便这样,年初才去暗访都来得及,可见是不怎么需要费劲的。

3、以为有投放就安全了,可真不见得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心理:我在这家媒体有投放,就进所谓的“白名单保护”了,就安全了。以我这么多年做法治、做315新闻的媒体从业经验来看,可真不见得。

君不见某几家互联网大厂,恨不得把媒体投放全覆盖,但依然有负面。当年,我组织策划的315新闻报道,也有不少是报社的客户,记得其中有一家企业还是报社下面一家公司的投资方,但涉及到那家企业的315报道还是发了。而且稿子很硬,影响力挺大,印象里还被领导表扬了。

4、只重品牌营销,忽略公关和专业舆情防控

听花酒,明显是一家营销型企业。通过持续在核心主流媒体做投放,在机场、航空杂志、楼宇电梯等媒介做投放,打造品牌形象,开展营销,钱都花在品牌和营销上了。

这类企业,往往不重视公关和舆情防控的专业化。从听花酒以往的品牌营销内容和行为上看,舆情危机的预防判断能力、舆情干预管理能力几乎为零。

经常有人吐槽,干公关太难,老板不听建议,自己只能当个被人瞎指挥的,和出了事背锅的。但个人认为,企业公关自身的专业度,也决定了你说话的威信度,决定了老板会不会听你的。从本人的第三方服务经验来看,完全刚愎自用、不听专业建议的人其实是极少的,关键还是给出的意见能否专业到足以让对方认同接受。

5、与全行业的大佬为敌

“茅台15年的年份酒只能做听花的基酒”,这种话只有听花酒敢说。


更激怒行业的是,据媒体报道,2021年9月14日之后的28天里,听花酒在百度覆盖了 “飞天茅台”、“茅台”、“国窖1573”等96个白酒名品作为推广关键词,茅台等酒企起诉了听花酒,法院判决听花酒赔贵州茅台30万元,赔泸州老窖20万元。听花酒被迫向96个白酒品名关键词涉及的水井坊、古井贡酒、上海贵酒等77家酒企致歉。


招惹竞品过多,自然容易被反噬。何况,多家企业是颇有分量的国企。


6、不尊重法律,胆子过大


作为一位前律师创办的企业,不能说它不懂法,只是说,太不尊重法律,胆子太大了。

在百度覆盖了 “飞天茅台”、“茅台”、“国窖1573”等96个白酒名品作为推广关键词,这是非常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他行业,也有人这么干,但没有干得这么夸张的。

而违反法律法规酿成的案件报道类舆情,法治类舆情,是很难洗的。



从8年315主编的视角,解读听花酒为何早晚会被记者干翻

付中,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某检察院公诉部门工作数年,负责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在法制晚报工作十余年,历任记者、法制新闻主编、经济案件部(315)主编等职务。现为宝际公关总经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从8年315主编的视角,解读听花酒为何早晚会被记者干翻》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