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那些逆行现场的调查记者,是新闻行业的荣光

那些逆行现场的调查记者,是新闻行业的荣光

chenjiayi 2025-03-18 西餐美食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这是第二十二个记者节。

这是我度过的,第五个属于记者的节日。

这几年,关于“新闻已死”、“调查记者消失”的论调不绝于耳。

但每次到新闻现场,我都能看到和我一样充满热情和理想,不顾一切突破采访,拼命写稿的同行。

他们用职业态度、“拼命精神”和一篇篇调查报道,为这个行业留下最后的荣光。

关于郑州暴雨的记忆:那些在新闻现场的逆行者

红星新闻记者 | 潘俊文

编辑 | 张寻

新闻现场的逆行者。图为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河南暴雨时涉水前行

紧张、兴奋、期待,是我遇到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心绪。紧接着,订票、看材料、收拾出差用品,有时一夜不睡,第二天直接出发。

入行5年,我跑过很多新闻现场——地震、洪水、疫情,还有大大小小的凶案,这种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紧张、兴奋、期待,是我遇到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心绪。紧接着,订票、看材料、收拾出差用品,有时一夜不睡,第二天直接出发。

入行5年,我跑过很多新闻现场——地震、洪水、疫情,还有大大小小的凶案,这种热情似乎从未减退。

你能照亮自己的人生,却害怕别人为你点一盏灯。你比想象中的更强,你只是害怕别人为你失望。

今年7月河南多地发生暴雨,20日晚9点多,领导派我去现场,我次日凌晨4点到机场,遇到飞机取消,高铁停运,只能乘坐最早一趟航班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开车进入郑州。

去年夏天江西多地遭遇洪灾,红星新闻记者潘俊文在江西采访

这两年,媒体转型,众多媒体机构开始进军国内新闻,遇到重大灾难事件,相互之间拼抢十分激烈。最快到现场,最早联系采访对象,最先建立报道逻辑,就意味着掌握主动权,在同题竞争中胜出。

为了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红星新闻记者辗转搭乘各类“交通工具”

灾难报道往往有四个方向:救援宣传,逝者报道,追责调查和灾难下的众生相书写。河南暴雨中心在郑州,新闻的核心是地铁5号线事故,所以我们很快确定了逝者报道和追责调查两个方向。

西安到郑州的车上,我开始联系采访对象,10多个电话翻来覆去打,寻找可能深入采访的人。车开了7个小时,在7月21日晚上8点多,进入郑州城区。

下雨、停电、断网。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导航停转,失去坐标,车战战兢兢地往里开,随处可见积水、淤泥和横七竖八的汽车,高架桥不再是快速通道,成了停车场和安全地,很多市民携全家来此过夜。

但是,来不及感叹和喘息,也没时间想住哪里,吃什么,同行的视频记者开始直播,而我必须得想办法赶到医院,与采访对象见面。

7月22日的郑州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

晚上11点到医院,采访结束是22日凌晨1点多,步行回酒店是凌晨2点,吃一桶泡面,睡3个小时,早晨5点起床写稿,中午12点多提交了第一篇报道。

原以为第一篇报道的辛苦程度已经到达极限,没想到之后的每篇报道都在刷新这种极限。

7月22日中午,郑州周边多个城市告急,三位同事去了前线,我一个人留守郑州。

重大突发新闻事件随时都会出现新动态,我们的要求是不仅要追每天的热点新闻,还要推出深度调查报道,所以在现场根本没有停歇的机会。白天,我通常要辗转多个新闻现场采访,晚上熬夜听录音,写稿,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多时候,我一天同时采访5个不同方向的新闻。

7月23日凌晨,郑州5号线沙口路地铁站外正在卸载设备,准备进行抽水作业

早上,专访英勇救人的司机,然后到京广隧道探访抽水救援进展;中午,赶到沙口路地铁站与事故家属见面,陪同他们去地铁集团会见相关领导;下午,又到地铁5号线停车场进行“进水口”调查。

其实,做新闻没多少技巧,一个人在新闻现场与同行们短兵相接,虽然需要时间安排、战术布置和前后方配合等,但最重要的还是那种不吃不睡,敢于“拼命”的精神。

那些逆行现场的调查记者,是新闻行业的荣光

郑州京广北路隧道救援现场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想睡觉,想着少写一篇也没啥,但一看到那些在新闻现场“拼命”的记者,这种念头就打消了。

正是这样,我一边做深度调查,一边完成了《雨衣爸爸》系列报道。后者是独家首发,让大家了解了这位失去女儿的父亲的故事你能照亮自己的人生,却害怕别人为你点一盏灯。你比想象中的更强,你只是害怕别人为你失望。

雨衣爸爸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读者

除了热点新闻,记者和媒体想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被记住,深度调查是一种可能。灾难报道中质疑和追问的深度调查,不仅是一个新闻单位的态度,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作为记者,我知道这是郑州之行最重要的任务。

郑州暴雨,洪水冲垮地铁5号线停车场挡水墙进入隧道,造成14人死亡。作为国内最大的地铁安全事故,我们肯定应该追问和质疑。洪水为什么会冲垮挡水墙?洪水如何从地铁停车场到事故地点?地铁停车场的选址和建筑是否存在问题?

7月23日和24日,带着这些疑问,我绕过安保人员看守,翻越工地围墙,全方位对地铁停车场进行探访和调查,期间,我甚至被人追赶,因为担心素材丢失,我一边跑一边将照片和视频传回后方保存。

郑州五龙口停车场西南角,可以看到被洪水冲刷过的豁口。潘俊文 摄

通过探访调查,我发现除了通报中写的一处防水墙被冲垮外,在停车场的西边和南边分别还有两处围墙被冲垮,露出7八米长的豁口,另外在停车场的西边根本没有挡水围墙,只是一排临时搭建的蓝色铁皮围栏。通过测量和采访周围居民,我确认地铁停车场是该区域最低点,甚至比周围房地产楼盘低好几米。

此外,我通过朋友还拿到一份政府材料,10年之前,该区域还未建停车场时,就曾因积水问题上过郑州市“黑榜”。材料中提到的停车场东面的一条河不仅十年没有变化,甚至在暴雨之前被盖上水泥板,明渠变成暗渠是当地居民认为此次排水不畅,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很快,结合对地铁轨道相关专家的采访,独家披露通报之外的两个进水点,也提出了地铁停车场区域位置低洼,容易积水的现实情况。稿子发出后,多家媒体纷纷跟进,大家也将视线从关注地铁遇难者故事,转移到追问进水原因。

10月初,郑州7·20调查组专家找到我,称我们的调查报道对他们的调查和判断帮助很大,他们调查组去地铁停车场较晚,现场已经不在了,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依托我们记者当时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停车场旁边的一条河上加上了水泥盖板。潘俊文摄

虽然到现在,郑州暴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但关于郑州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对于我来说,关于郑州的记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那首歌唱的那样,它是由一处处新闻现场和一个个新闻人物构成。

这几年,关于“新闻已死”、“调查记者消失”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每次到新闻现场,我都能看到和我一样充满热情和理想,不顾一切突破采访,拼命写稿的同行。

我们都曾羡慕那个逝去的“黄金时代”,也偶尔对这份职业日渐失去荣光而彷徨无措,但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作为一位职业记者,我们并不比任何一个时代的记者差。

↑7月21日凌晨4点多,红星新闻记者在机场候机厅打盹。

原标题:《那些逆行现场的调查记者,是新闻行业最后荣光吗?》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那些逆行现场的调查记者,是新闻行业的荣光》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猛鬼宿舍最新版正版  最新版dotaai地图  最新的少儿美工  富川拆墙视频最新版  无锡最新扫门铃码信息  阿姨们最新的  灌阳发电站最新信息网  如皋木板价格查询网最新  喝酒的老表最新  msi的最新视频  乐安迁坟公告最新版  马蓉和宋喆的最新消息  轻松易播最新版下载  最新健身的说说  龙岗土地招标公告网最新  最新警方破获网诈骗案  henhenlu的最新域名  最新晋级的网红  闲鱼精灵最新版  2023最新推出的手机  最新的久久网站地址  姚明的最新动态  粤港澳网最新规划  慧投信息最新消息  长武毛坯出售最新信息  河曲最新买房信息网  给我找最新的神话  小米的最新疫情  下载最新版百万英雄  天水最新疫情的活动轨迹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