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

xuyuhai 2025-03-14 虚拟现实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迈入新时期,如何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世界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何在?

  李辉,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文化科技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客座研究员,历任文化中国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投资协会文化产业投融资促进中心副主任等。针对上述问题,近期,李辉主任做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风”讲坛,作出精彩阐释。

  “事业引导、产业跟进、产业反哺到事业”的闭环——以一个电影数据中心为例

  文化事业,顾名思义属于公共文化管理,而文化产业则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是何种关系?这两者在实践中的关系是:“文化事业引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助推文化事业”。

  如何去理解这重关系,这里举一个电影数据中心的例子。

  2019年,《复仇者联盟4》(以下简称《复联4》)上映时,在全球的排片比高达80%以上,票房占比将近99%,几乎碾压了同期的国产片。

  我们都知道,好莱坞影片在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战后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名义上帮助欧洲恢复电影工业,实际上却控制了欧洲的电影工业,好莱坞也是在那个时候崛起。为保护本土影片,防止好莱坞大片蚕食本国电影市场,很多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电影配额制度。比如,法国也引入配额制,开始限定外国电影的进口数量:发行公司每发行七部外国片,必须同时发行一部国产片,后来七部变为三部。

  在电影配额制度下,《复联4》是如何实现高排片比的?规则是一回事,在实践层面,情况很复杂。尽管我国也有对进口片上映的限制,但优质国产片的供给不足,在填补档期、贡献票房收入的关口上,影院对进口大片的依赖性依然严重。

  而且从电影发行上看,早期是胶片发行时代,现在采用数字加密硬盘的发行方式,都属于物理拷贝,这其中就会存在种种问题。物理拷贝的发行方式要依赖物流环节,这就可能存在某家影院今天计划放映4部影片,但手头只拿到一部。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电影数据中心,利用5G高速通信和计算机超算中心,形成云平台的服务,由一个数据中心连接全国的银幕,如此便避免了物理拷贝的风险。

  电影数据中心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但它的建设和营运,却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反哺来实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电影院的商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群聚集的动力。看电影之前,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饭、买书等等,都会产生电影院的直接关联消费。据华为测算,电影票房与直接关联消费的比例大概是1:3.5,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总计642.66亿元,直接关联消费2000多亿元。

  怎么把直接关联消费与电影票房关联起来,目前在社会层面没有形成体系。我们如果设立一种实名制的电影消费卡,并赋予第三方支付的功能,电影院和周边商家结成消费联盟。消费联盟的概念就是打折,运营成本从打折系统中抽取,每年产生的收益反哺到电影数据中心基础运营。

  这样,事业引导、产业跟进、产业反哺到事业的一个很清晰的闭环就形成了。

  各个产业的高级表达形态其实就是文化的表达形态

  一般谈文化,大家都会默认是精神产品,具体可分为内容产品和形式产品。但对于文化产业研究而言,视野应从传统的精神财富的创造拓展到更广阔的与物质财富的创造相结合,各个产业的高级表达形态其实就是文化的表达形态。

  既然文化产业是各个产业的高级表达形态,那文化产业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世界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是文化产业管理者的核心任务。

  “讲好中国故事”是在内容叙事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树立的明确目标,比如通过电视剧、歌舞等艺术表达形式输出文化精品,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多的是在新闻领域,形成主流舆论引导的强势,从表达观点、传播意志的层面发力,让更多优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海外传播领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工作提出了新的遵循。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与某些机构合作建立了“国际影视素材互换平台”。为什么会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呢?因为我们得到了一组数据,在全球新闻、影像的交换素材数据里,涉及我们的内容不多。所以,国际社会能够关注到的中国素材,呈现出相对滞后、不真实也不够全面的特点,这就促使我们要在国际传播领域作一些改变和努力。

  “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一个号角,号角吹响后的目标便是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话语权,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这些目标都体现出文化产业工作的重要性。

  基于此背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工作要如何做呢?首先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项工作迫在眉睫。第二是要加强国际传播的能力建设,要有办法,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目标便是融通中外,形成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我们看到这“三新”实在是很振奋,这其中也迸发出很多新的课题。比如,新范畴中,文化消费领域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怎么构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产生新的链接?这些都是日后工作中,文化产业管理者们可以思考的新方向。第三,开展文化工作离不开对国际视野和文化视野的认知。从国际视野出发,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建立全球化的坐标,强化民族精神内涵,要借助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形式。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仅凭传播筷子、旗袍、功夫等简单的中国文化元素,很难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在文化的国际传播中,文化产业要在输出模式上下功夫,要发展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实质和民族文化精髓的文化服务及产品,满足国际社会的文化表达和诉求,以寻求共鸣。从文化视野出发,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要优化传播内容,做到兼容并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举。这就对文化产业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改进内容传播方式,实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加强,建立符合传播管理的双向文化沟通模式。

  实践动力:从“忆苦思甜”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到底服务于什么?其实涉及的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影响社会的集体意识,让大家形成某种共鸣、达成某种共识,从而产生统一的合力。实际上,立足文化产业的战略服务功能基础,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来自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并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条件下承担起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最开始,人们是在对过去的认知和未来的向往中,形成一种“忆苦思甜”式的文化发展动力,这也是当时社会的共识。后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让社会上各种人群力量开始整合,包括市场、个人等方面实现了新发展,让文化更加繁荣、开放,也给予了文化产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迈入新时期,“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坚实前行的实践动力。随着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正在逐步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和产业资源开发,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助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包含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在党建工作引领下,文化与经济两个现实层面的互动将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持续推动经济社会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并最终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此外,关于文化产业如何在实践动力下前进,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即“传播先导、产业跟进、金融助力”的基本发展路径。传播对文化产业的营销作用是核心,本质是理念的集体化意识过程。在文化产业实践中,传播一定是发挥先导作用的。传播产品设计、渠道设计、传播能力建设是重点。产业跟进的本质就是“文化+”,有了产业的跟进,传播的作用才能最大化呈现。最后,通过金融助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打造文化产业的底部资产。三者之间,互为支持,共同构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北京返回辽宁的最新规定  唐山口腔招聘最新信息  最新版最新版迷你世界  划拳的视频最新版  尤果网美女最新图片  最新小米扩招消息官网  最新涟水房产网  最新的天使之战  下载最新的设置  躲猫猫小游戏下载最新版  侠盗联盟最新版  沈阳化工最新信息  国外最新的科技资讯  最新版打鬼的游戏  最新的流行乐  最新的英雄情况  最新好玩的虐心游戏  2345电影最新官网  四川荣安复工的最新通告  最新精品影视网  中天烧烤招聘官网最新  东营现货黄金网官网最新  营口道路最新信息图片  htc sense 最新版  最新版红警bgm  最新淮滨网  南山油桶价格查询网最新  法库县内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的暴力鬼片  掌上班传最新版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