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这年头上市公司退市一点都不新鲜,隔三差五就来一个,不甘心退市的老板也不少,但退市前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更是少有,试图再割一茬韭菜的心,藏不住了。
一家戏精公司,董事长“奥斯卡”哭穷演技
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涛股份”)董事长刘年新,在6月17日通过其公司官微深夜发一纸删了又发,发了又删的“哭穷”文,大致意思是:
老刘兢兢业业经营公司数十年,无违规操作,还借5亿元给公司,把股票、房产都押了,还担保了十余亿元,现在处境是濒临倾家荡产。
他没办法接受2023年度审计报告的“无法保留意见”。
老刘今年也68岁了,总之这些年行为可歌可泣,把自己都给说感动了,5亿是从哪来的?
字字都是他自己以及家人,却句句不提洪涛股份的7万多名股民,他们蒸发的钱呢?又该找谁拿?
此情此景,刘年新的这波操作把很多不知情的网友给感动了,但深交所第一个不认,于6月17日火速发关注函。
通俗易懂地讲,洪涛股份需要自查一下,是否存在违规信披、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如果没有刻意隐瞒一些事实以及频露蛛丝马迹,可以说不会被如此精准警示,直言了当洪涛股份相关公告内容披露不完整,涉嫌误导投资者。
洪涛股份成立于1985年,距今也有快40年,洪涛股份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今年刚好上市15年。
洪涛股份就是一家建筑装饰公司,主要做一些公共工程的装修、设计以及施工的业务,洪涛在业界被称为“大堂王”“大剧院专业户”等高大上的头衔。
但其“涉猎”范围广泛,2014年,洪涛股份开始跨界教育业务领域,陆续收购控股中装新网、跨考教育、学尔森等;这还不止,在2022年的时候还跨界新能源领域,这业务跨界组合也是有点魔幻。
洪涛股份在2009年上市之后,刘年新的名字开始出现在“胡润百富榜”上。
根据《2010年胡润百富榜》财富数据显示,刘年新身家财富是20亿元,排在第722位。
而在2015年的时候,刘年新的财富达到了峰值,以90亿元排在第358名,然后慢慢缩水,在2021年的时候,以25亿元排在第2398位。
《2021年胡润百富榜》
现在则榜上无名了!甚至还在2023年的时候被“限高”。
连亏4年,提前锁定面值退市,一点都不冤枉
目前洪涛股份被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为“*ST 洪涛”,6月20日收盘价为0.5元,市值为8.78亿元。
如今*ST洪涛触及退市标准,停牌正在进行倒计时。
根据退市新规要求,沪深两市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就会被实施交易类强制退市,即面值退市。
从5月31日至6月20日,*ST洪涛的股价已经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哪怕后续5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没办法突破1元,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根据洪涛2018年至2023年历年财报数据分析得出:
图源:富途
2018年亏损了4.19亿元,2019年盈利了7975万也补不回2018年的窟窿。
然后就是一路连着下滑了,2020年亏损3.33亿,2021年亏损2.11亿,2022年亏损7.49亿,2023年亏损15.37亿,4年连亏28.3亿元!
图源:富途
2024年还没过完,但想必账面更不好看,除非出现奇迹!
根据洪涛股份2023年的财报数据分析得出,营收为7.41亿元,同比下滑44.34%,净利润亏损15.37亿元。
看看这几年的财报,这也是凭实力退市,一点都不冤。与其去指责大环境,去指责外在因素,不如自问自己,这些年是没赚到钱吗?没赚到钱哪有钱“借给”公司。
深交所指出洪涛股份的“误导”投资者行为,洪涛股份一点都不冤枉。
作为A股公司却违规信披,实在是胆大包天
洪涛股份简直是把其公司官微的用法发挥到了极致,还真把马化腾的公众号当自家网站一样想发啥就发啥了。
6月14日,根据洪涛股份在其他官微发布的《洪涛新的控股股东或其指定主体增持公司股份》信息分析得出,刘年新与赢古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古能源”)签订了实控人变更协议。
不得不说,洪涛股份做法真的胆大包天,作为上市A股公司,就应该知道信披的规则,实控人变更这么大的事理应发正式公告,然却这样任性发在其公司公众号上,只能说一个字,绝。
刘年新这一招苦肉计其实也是很多上市公司用过的“口号”保壳,但惨就惨在,喊出来的“大饼”是一点风控工作是都不做啊。
再者,想要把洪涛股份拉出水深火热的赢古能源,实力如何呢?
根据红星新闻公开信息显示,2023赢古能源营收为690.67万元,净利润为30.15万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400.85万元,负债总额为4.71亿元,负债率高达93.26%。
赢古能源的支付能力也备受质疑,现金流只有755.81万元。
什么都不用说了,就这个账面还好意思发官微,这不是玩闹吗?
而且,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一旦*ST洪涛退市,意味着这一场“合作”无效。
但关于赢古能源拟入主的消息一出,还是给了投资市场一些误导讯息,当日洪涛股价经历了从跌停到涨停再到收盘跌停的惨状。
当日“上车”的中小投资者钱怕是一时半会拿不来了,而当日“卖出”的部分股民就很幸运了。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当日洪涛股份成交量达到2.87亿股,换手率高达20.07%,这属实过高了。
这不就相当于部分资金“变相”出逃成功,留下接盘的散户,甚至还有闻风而来的知名游资风中凌乱吗?
真想保住洪涛,那就不要光喊口号,光弄些虚的让散户买单,直接让控股股东和合作方增持股份就好,没必要弄到现在这样收不了场,还很不体面。
股市有风险,只能说投资需谨慎!事后,刘年新说自己被造谣“恶意退市”,总之,他很冤枉就是了,也许也是岁数大了。
多名高管辞职,还违规减持套现,隐瞒投资者
其实更猛的还在前头!早在5月13日,洪涛股份的董事、副董事长、总裁侯春伟宣布因个人原因辞职,不过,洪涛股份直到6月17日才披露。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在5月13日,洪涛股份总裁侯春伟已经辞职,但是,洪涛股份像没发生这事一样,还敢在5月27日向深交所提交《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函中就有侯春伟拟减持洪涛股份1969.69万股。
根据洪涛股份2024年一季度末财报数据分析得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侯春伟持股数约7878万股,占股4.49%,是洪涛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日算起,半年内不能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但洪涛股份这点常识都没有?董事长刘年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不见吗?
洪涛股份更是在拖延了将近一个月,在6月17日才披露这事。
而且不止侯春伟,连董秘苏毅也在6月17日向洪涛股份递交《辞职报告》,这事可不是简单辞个职就能躲过去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董秘,不会不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吧?
而早在今年4月底,洪涛股份的财务总监也辞职了。
这么多高管走的走散的散,若是公司前景好不至于留不住人,刘年新这些则是一字不提,还想对“韭菜们”瞒多久呢?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洪涛股份股东约有7.36万名,对比去年年底的5.3万名股东,增加了两万名股东。
这2万多名“接盘侠”们在今年选择“上车”,其实也是孤注一掷,毕竟洪涛股份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释放了利好讯息。
只是,真的是好消息吗?深究下去,完全经不起推敲。而且,和招金的股权转让协议早就终止了,硬是拖到6月17日才一并公布。
这么重大的事都不披露,这不是误导投资者,那这是什么?让散户们闷在鼓里,继续做着“抄底”的暴富梦。
今年1月,洪涛股份未能支付91万元债务,被债权人被债权人惠州市中和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股价便开始连续下跌。
直到2月才出现转机,洪涛股份方面宣布了刘年新和海南招金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消息一出,直接让洪涛股份的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甚至股价一度高达2.11元。
但后面就一直静悄悄的了,直到6月上旬股价连跌,跌破1元,就开始“病急乱投医”了。
所以,刘年新对的起洪涛,但对的起投资者吗?为何公开信里没有一句对不起投资者的话?话里话外他没错,试图通过喊话稳住股民的心,还想割一茬韭菜是吗?
总之都是别人的错,自身没有错,却不知身上污点满满,深交所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洪涛股份很难自圆其说。
这些减持记录又该如何自证?有网友说这么多年套现不到4千万还算良心,但是,他可是说一分都没套现。
根据天眼查数据公开显示,洪涛股份还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只能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年新和洪涛股份想要隐瞒的,都瞒不过深交所的火眼金睛。
你怎么看到昔日“大堂王”为何落得如今这般地步,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