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网

    《屈原橘颂》注释、翻译、赏析

    《屈原橘颂》注释、翻译、赏析

    liyalv 2025-03-12 教育早教 12 次浏览 0个评论

    屈原

    名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导读】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屈原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顷襄王时期。楚怀王初年,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对内倡导改革、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受到当时贵族统治集团的谗毁,遭怀王疏远,被从郢都贬到汉北。顷襄王时虽曾被召回,不久又被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兵攻破楚国国都,屈原大约就在这一年阴历五月自沉汨罗江。

    屈原的作品想象丰富,文字华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称之为“楚辞”或“骚体”。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它构思精巧,托物言志,借橘喻己,通过对橘树形象的生动刻画,赞美其“受命不迁”、“苏世独立”、“行比伯夷”的精神,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志趣和坚强的性格。

    【原诗】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屈原橘颂》注释、翻译、赏析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注释】

    ①后皇:后土皇天,对天地的尊称。嘉:美好。②徕:同“来”。服:习惯,适应。③受命:受天地之命。④南国:楚国。⑤徙:迁移。⑥壹:专一。⑦素:白色。荣:花。⑧纷:众多的样子。⑨曾:通“层”,重叠。剡(yǎn)棘:锐利的刺。剡:尖,锐利。⑩抟(tuán):通“团”,指橘子长得圆美。○1青黄杂糅:橘的颜色有青有黄,相互错杂。糅:杂,错杂。○12文章:指文采、色彩。烂:灿烂。○13精色内白:指橘子外色精美,内瓤洁白。○14类可任兮:意思是橘子正如可担重任的君子。类:相似。可任:可担当重任。○15纷缊:同“氛氲”,香气很盛的样子。宜修:适宜修饰,美好。○16姱(kuā):美好。丑:同类。○17嗟:叹词。尔:你。○18异:不同。○19廓:空廓,此指胸怀开阔。○20苏世:清醒于世。○21横:横立世上。不流:不随从流俗。○2失过:有过失。○23秉:执,坚持。参:合。○24岁:岁暮。并谢:百花一起凋谢。○25淑:美好,善良。离:通“丽”,附丽,附着。淫:过分,无节制。○26梗:正直。○27师长:效法。○28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周灭商,伯夷与弟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29置:植,设。像:楷模。

    【译诗】

    天地间最美的橘树啊,生来就适应南方的土地。

    它应命生长在南国啊,天生的个性就独立不移。

    因为它长得根深蒂固,更因为它的意志很专一。

    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枝叶纷繁啊多么惹人喜!

    层层的枝条刺儿尖尖,满树累累的果实圆又圆。

    青桔和黄桔混杂一起,色彩斑斓鲜艳多么美丽。

    色泽精美,内瓤洁白,像可以把天下重任担起。

    茂盛的枝叶散发芬芳,美好得简直是无与伦比。

    赞叹你从小立下抱负,有着不同于世俗的志趣。

    你傲然挺立志向专一,怎不叫人们从心里欢喜!

    你执著努力意志坚定,困难即使再大也不转移。

    你虚怀若谷心胸开阔,从来不苛求过高的待遇。

    你清醒地独立在世上,独立思考而不随波逐流;

    你总是自觉谨慎处世,任何时候都不违情悖理。

    你怀抱美德没有私心,人格高尚可与天地并立。

    我愿与你长久地结友,一起来度过美好的岁月。

    你内秀外美正直有理,年纪虽小却可以做师长;

    品行和伯夷一样坚贞,永远永远值得众人学习。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所谓咏物诗,是作者通过歌咏某种自然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

    全诗分为两部分。上半篇颂橘,重在描绘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称赞它是天地间最美的树,突出其外形美丽、质地纯洁的特点,这里写的是自然的橘。下半篇通过颂橘来颂人,从对橘树外美的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赞扬它“横而不流”、“淑离不淫”的高风亮节,这里写的是理想的橘。诗中“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把“物和我”、“橘和己”融为一体。

    在这首诗中,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诗歌借物抒志,以物写人,采用比兴、拟人的手法,以橘起兴、以橘为比,把橘性格化,通过颂橘来颂人述志,达到了橘我相照、物情交融的效果,堪称中国“咏物诗之祖”。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屈原橘颂》注释、翻译、赏析》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