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工作中工资是每一个人心中的首要硬伤,那么居住地址与工作单位的距离,也绝对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第二硬伤。
由于工作单位周边的房子价格偏高,很多人都会选择坐地铁公交出门,选择在离工作单位附近几公里的地方居住,以此来省下一定的生活成本。
伴随着交通的便利与生活成本的加大,目前也已经出现了跨省上班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引起了很多网友心中的疑惑。
目前还在上海工作的女子斌斌,因为他的满分地点是江苏昆山,所以平时需要乘坐高铁到上海上班,按照她的意思来说,那个通勤时间比在上海居住的同事还要少很多,所以她的故事一爆出,毫无意外地火了。
昆山市离上海市相隔到上百公里,高铁的时速也非常快,所以乘坐高铁变成了斌斌日常出行的常态。同时,由于城市差异,工资相差往往不小于上千块,这也让很多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想要在大城市里面工作,回小城市里面居住。
就拿斌斌来说吧!由于她曾经经常被公司安排出差,所以,对上海的周边城市交通环境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她觉得只要适应了平凡的高铁转地铁,就能快速解决工作与技术的难题。
当然,真正的可行度只能按照自己的实际出发,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合适这样去做。斌斌也解释了一番她这样做的原因。
首先,她自己是一个经济非常独立的女性,在上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常会因为上班的问题出现困扰,凡是离她上班地点近一点的房子价格都非常昂贵,居住的条件也并不算好,所以她才萌生了想要到上海周边的某个城市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买房定居的想法。
她自己在昆山市买房之后,通勤时间变成了单次50分钟,每天都需要从高铁转地铁到公司上班,这样的路程在很多人眼中还是非常辛苦的,可是却依旧有不少人选择支持她。
在斌斌看来,自己每个月的通行花费在1000块,而这1000块根本无法在上海找到一个较为舒适的住房环境,两者相比之下,还是她这样的生活,更是她自己想要追求的模式。
上海的房价一直在国内名列前茅,对于普通家庭还不算特别优秀的人来说,想要在上海买房,几乎是一个梦,难以实现。可想要在上海上班,却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只要解决了通勤和居住问题,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交通工具的发达普及,本身也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多便捷的出行方式,双城生活或许从起初存在一些困扰,可长期下来,发现也只是通勤的交通工具不同罢了。
花费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加上1000块钱的预算,斌斌觉得特别值得,所以她选择了这样做。
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种通勤时间过长,在个人时间上花费了不少的损失,每次换成单次只需要50分钟,这就意味着,必须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牺牲了睡眠时间,又会延迟一个小时回到家,再次牺牲了个人时间,对于职业和个人发展都不利。
同时也有人认为,双城生活是白领阶段的不二选择,毕竟居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会比居住在一个窄小简陋的环境里要舒服,更何况并不一定说在同城生活,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小白领的收入能够维持自己的租房开销。
就像斌斌的上班时间那样,每天从家里面步行六分钟到地铁站,乘坐17分钟的高铁时间,转地铁花费20分钟,再不行个八分钟到达公司,全程总计51分钟,很多桐城上班的同事稍微住得偏僻一点,光是坐地铁的费用和时间就不止50多分钟,这样算下来,反倒是斌斌更加舒适了。
总而言之,生活是过给自己看的,自己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这些应该有一定的考量。按照实际出发,自己每个月能够赚到的工资能否解决住房问题,这是我们得考虑的必要因素。
倘若我们每个月赚到的钱根本不够缴纳房租,那么工作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通勤时长必然很重要,谁不想居住在公司附近,每天上班只需要花十来分钟步行时间?
可是公司附近的房子又怎么可能那么便宜,要知道便利都是要花钱的。斌斌也表示,她自己曾经也试过同城居住,花的时长和金钱数额也差不多,可自己明显会感觉更辛苦。
比起那种需要每天坐一两个小时地铁的生活,她更喜欢这种只需要坐20多分钟地铁的生活。虽然地铁很便捷,速度也挺快,但上面的拥堵程度也非常高。
长时间在地铁上挤着,一日复一日这样生活,也觉得格外压抑。
对此,大家怎么看?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双城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