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突发地震,救援中发生感人事件
每一位中国人都无法忘记2008年5月12日这个日子,在这天我国汶川地区爆发了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灾害损失最严重、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
地震爆发的一瞬间就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距离汶川较近的地区都能感受到地震的震感,而距离汶川较远的省份也很快得知了远方的惨案。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救援大军就立刻反应了过来并奔赴现场,虽然此时的震区还十分危险,但是救援部队依旧义无反顾的奔赴了灾区进行抢险救灾。
因地震导致道路损坏无法开车进去,那就将救援人员空运进去,救援车辆无法开进来,那就徒手清除掉道路上的障碍,无数救援官兵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着灾区人民的生命。
在这个危险的过程中免不了人员伤亡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时候在这片遭受着残酷自然灾害的土地上开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瞬间。
救援人员在废墟内发现一位女人双膝跪在地上,上身匍匐在地上,救援人员在几次呼喊并查验过后发现女人已经死亡,在众人将要离开去救援其他人时发现在这个双膝跪地的女人怀里有一个孩子,孩子因为母亲的保护才存活了下来。
当在场人员看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在手机中给孩子留下的话时更是落下了泪水,“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短短一句话背后体现的是伟大的母爱,在残酷的地震灾害中这样的感人事迹一件又一件的被人发现,有情感的人们在这片无情的土地上用着自己的行为感动着无数人。
救灾官兵赶到现场,女民警灾区哺乳女婴
蒋晓娟是四川江油人,31岁的蒋晓娟是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一名普通民警,像她这样的民警在当地还有很多。
当汶川地震爆发时蒋晓娟才刚生下孩子没多久,地震爆发的第二天蒋晓娟就抛下了家中6个月的孩子奔赴了救援第一线。
当时灾区极度缺人,蒋晓娟所在的江油地区已经接纳了上万名灾民,安置这些灾民的问题还算小,此刻还未逃出灾区的灾民更需要救援,为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江油地区的700多名干警都被派去了第一线。
本来蒋晓娟刚生完孩子没多久,上级并不想派她去灾区,毕竟此时的灾区还有危险,蒋晓娟的身体也还没恢复过来,可蒋晓娟坚持要跟随大部队一同前往灾区一线,为灾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蒋晓娟的强烈要求下上级也就让她去了。
等蒋晓娟到了灾区之后被分配负责的地方是一个有上千名灾区群众的帐篷区,蒋晓娟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这片帐篷去的巡逻和内勤工作。
在分配好工作之后蒋晓娟就对她这片地区展开了工作,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这上千人中有不少是孤身一人,当蒋晓娟在巡逻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孩子的啼哭声,身为母亲的蒋晓娟对孩子的声音自然是十分敏感,于是她便随着声音来到了哭泣的孩子身旁。
“孩子怎么了,怎么哭成这个样子了?”当蒋晓娟来到孩子身旁时她才看到了哭泣孩子的模样,幼儿的脸都因哭泣而被憋得通红,面前抱着孩子的是一位年老的妇女,看年龄明显不是孩子的母亲,于是蒋晓娟便开口对她询问道。
这位年老的妇女在听到询问后转身看向了蒋晓娟,起初这名妇女还不知如何开口,但看到来的人是一位身穿警服的女民警后便开口说道:“孩子妈受伤严重现在还在医院呢,这孩子一直在我这,好长时间都没吃奶了,我怎么哄也哄不好,应该是饿坏了。”
在蒋晓娟和妇女对话的时候妇女怀中的孩子也没有停止哭泣,一声声的啼哭像是针尖一般扎在蒋晓娟心上,看着孩子痛苦的模样让蒋晓娟感到十分揪心。
但根据蒋晓娟对现场的了解,现在物资已经十分短缺,尤其是奶粉现在更是还未运过来,能够给孩子止饿的方式现在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人工哺育。
没有丝毫犹豫蒋晓娟向妇女伸出了手并开口说道:“把孩子给我吧,我也刚生孩子没多久,我给孩子喂奶。”
短短一句话让面前的妇女神色变了两边,当听到蒋晓娟说她可以喂奶时妇女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神色,可瞬间她又想到了蒋晓娟警察的身份,心情又低沉了下来开口说道:“这样不太好吧,现在情况这么简陋有些不妥。”
面对抱着孩子妇女的婉拒蒋晓娟将手伸了过去,在准备抱过孩子的时候开口说道:“没事的给我来吧,孩子现在需要奶水。”
抱着孩子的妇女面对诚恳的蒋晓娟将怀中的孩子递了过去,并不停地开口感谢道:“谢谢,谢谢,是你救了孩子。”
在听到感谢后蒋晓娟也只是微微一笑对妇女说道:“没什么,这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随后就解开了自己的衣服在现场为孩子喂奶。
刚刚还在啼哭的孩子现在在蒋晓娟的怀中十分安静,蒋晓娟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轻轻地抚慰着孩子,没过多久蒋晓娟怀中的孩子就安静了下来并开始有了睡意。
蒋晓娟见状就把孩子还给了面前的妇女,并告诉她说:“如果有需要一定要来找我,千万不能让孩子饿着了。”
此时接过孩子后的妇女已经不知如何感谢了,面对孩子的救命恩人她连忙说道:“孩子长大后我会让他记得他在灾区有个哺乳妈妈的。”
听闻此言的蒋晓娟也是感动万分,看着眼前稚嫩的孩子也让蒋晓娟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中的孩子,面对妇女的感谢蒋晓娟只是安慰道:“没事的,孩子以后一定会健康长大的,灾难一定会被我们克服的。”
蒋晓娟在讲完之后便准备起身离开了,可就在蒋晓娟刚走了没几步蒋晓娟又遇上了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
来找蒋晓娟的这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一看就是在此次灾难中受了伤,母亲的身上还缠着绷带,但怀中的孩子依旧十分完好。
这名母亲来到蒋晓娟面前时用苍白的嘴唇微弱地说道:“警察同志,我孩子这些天都没能吃上奶了,我本来身子就虚弱,又在地震里受了伤,现在给孩子一点也喂不出来了,求求你能不能也帮帮我,救救我孩子。”
蒋晓娟面前的母亲说着说着就流下了泪水,看着母亲手中的孩子蒋晓娟的鼻头也不由得一酸,连忙开口说道:“没事的,没关系的,把孩子给我吧,有我在就不能让孩子饿着。”
在蒋晓娟的帮助下成功让地震中一个又一个无母亲哺育的孩子抵抗了饥饿,在这个过程中蒋晓娟一共哺育了九个婴儿,这些婴儿要么是母亲去世了,要么是母亲受伤太重无力哺育,正是在蒋晓娟的哺育下才换来了九位婴儿的健康成长。
灾区哺育9婴儿,被授予二级英雄
在灾区工作的不仅有像是蒋晓娟这样的干警,也有像是何俊这样的宣传人员在,在残酷的自然灾害下人们需要一些故事来鼓舞士气,以此来对抗无情的自然灾害。
灾害无情人有情,抱着这样的想法何俊来到灾区后一方面参加抗震救灾工作,一方面也在寻找灾区中让人感动落泪的事件。
蒋晓娟为灾区婴儿哺育的事件也很快被何俊所了解到了,何俊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一个很好的灾区感人故事,于是他便拍下了蒋晓娟给再去婴儿哺育的场景。
当天上午何俊拍下了蒋晓娟哺育的场景,当天何俊还未将此事报道出去的时候当天下午何俊恰巧遇到了向他问路的新华社的记者。
记者的到来正好给了何俊一个将此事传播出去的机会,于是何俊便将他拍下来的照片给了新华社的记者,并将背后的故事也一一告诉了他们。
新华社的记者在了解过后也觉得这是个“特别的新闻”,将这件事报道出去一定给心系灾区的全国人民带来心灵上的抚慰。
于是在第二天也是在地震发生后的4天,5月16日上午新华社就将这件事情当作新闻发布了出去,公安女民警灾区哺乳9婴儿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国内的每一寸角落,让心系灾区受害情况的全国群众也感受到了灾区救援人员带去的温暖。
蒋晓娟的事件很好地打破了当时中国低迷的气氛,让全国群众看到在灾区上有着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在出现。
经新华社报道后众多记者前来蒋晓娟所在的负责地向她采访,经过这些记者的传播让这件事情更迅速地传到了各民族人民的耳朵中,20日晚上我国央视新闻联播也对蒋晓娟哺育婴儿的故事展开了报道。
2天后公安部门经商讨后决定给蒋晓娟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职位连升4级,精神永不变
授予蒋晓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事情也很快传播到了全国人群中,许多人都认为给蒋晓娟颁发二级英雄称号是她应得的,但也有部分人感觉蒋晓娟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就这么颁发了二级英雄称号是否有所不妥。
这样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在蒋晓娟的职位从普通干警被提拔到江油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时变得尤为多。
面对这些质疑蒋晓娟从不会多说什么,事情过去后当需要用到蒋晓娟讲述这件事情的场景时她也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当时最真实的场景,没有丝毫添油加醋,在她看来不管有多少荣誉也比不上她哺育救下的那几个孩子。
从普通警察连升四级到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蒋晓娟的精神一直未变过,蒋晓娟的精神就是一直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在江油市所进行的工作,还是在灾区进行的哺育婴儿,在她看来着都是一样的。
也正因此国家才会对她的事件加以表扬,并给她的职位连升四级,为的就是将蒋晓娟的这份精神传播出去,让全国人都了解到这份精神的存在,通过蒋晓娟的精神感染到每一位国人,让祖国的发展能够越来越好。
现在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了,当时残酷的场景可能许多人不记得了,但像是蒋晓娟灾区哺育婴儿这样的感人事件和其背后的精神,让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蒋晓娟的精神将成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