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liuguanliang 2025-02-21 教育早教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探访深中通道

连接深圳至中山的深中通道,预计将于2024年6月通车。

这是当前世界综合建造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全长24千米。从开工到全线贯通,深中通道的修建已历时7年,倾注了近15000名建设者的努力。未来,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勤时间,将由原来的两小时缩短至不到30分钟。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大湾区又一标志性工程。据说它的建造比港珠澳大桥更具挑战。难在哪里?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本周《近观中国》节目特邀拉脱维亚观察员安泽,带您探访深中通道。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曾有十多个设计方案?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伶仃洋大桥

深中通道是“西隧东桥”结构。其中,6.8公里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宽最长的钢壳沉管隧道;伶仃洋大桥,海中主跨1666米,是世界上主跨最大的海中悬索桥之一。这项工程为何包含如此之多的世界之最?安泽和深中通道设计总负责人徐国平先生约在这里相见。

一上伶仃洋大桥,安泽就发现这里的超宽车道——双向8车道!这比港珠澳大桥还要宽两个车道。徐国平先生告诉她,这就是大湾区巨大的交通需求决定的。2010年,他刚参与完成港珠澳大桥初步设计,便到深中通道项目开始前期研究。那时专家组经常要往来深圳和中山调研,一到必经的虎门大桥,“来,堵上一两个小时。回,堵上一两个小时”。专家们亲身体会到,修建深中通道的需求太迫切了。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徐国平和安泽

驱车参观深中通道期间拍摄

1998年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曾一度是跨越珠江唯一的桥梁。后来,虽然有了黄埔大桥、南沙大桥,但远远不能满足大湾区的交通需求。根据2021年的数据,三座桥的日均车流量达到30万辆。深中通道必须建,但应该建成什么样呢?为何选择了现在的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方案呢?深中通道自东向西跨越6条繁忙航道,据说开始时,工程设计师们先后制定过十多个过江通道方案。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深中通道

徐国平:“实际上在深圳市整个规划的时候,登陆点已经预留了宝安机场的南侧。这个机场的航空限高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造不了桥,只能修隧道。当时也有方案是22公里全部修隧道,但为什么没选呢?一是造价高。第二是整个施工风险会很大。因为你都在海底下,22公里长难度相当大。另外一个,就是运营期间的风险也会很大。所以,我们最终还是从经济造价、技术、安全、风险等方方面面综合来考虑。”

历经两年多的讨论,深中通道设计方案于2015年正式批复。

人工岛:全世界最快的建岛方式?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西人工岛

节目组驱车通过伶仃洋大桥后,就到达了位于大海中央的西人工岛。这里面积13.7万平方米,比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还要大三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一般的筑岛方式是在海中抛石、围堤,但这种方法受海面风浪影响大、效率低,要建成如此大的岛屿至少需要三年。因此工程师采用了一种特别的办法。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郑伟涛给安泽看设计图

郑伟涛:“钢圆桶快速成岛法是中国人创新研发的一种工艺,首次使用是在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建设中。深中通道再升级,钢圆通的直径变大,整个岛体采用57个钢圆筒插入海床,功能就是形成一个止水结构,整个岛体成型后,我们会往这个岛内继续回填海沙,形成整个人工岛的一个路域环境。”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钢圆筒快速成岛工艺的动画演示

西人工岛仅用不到5个月便基本成型。不久后,作业环境从海上转移到了陆地。但变化莫测的天气持续给施工带来挑战。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桥隧转换,岛上隧道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是郑伟涛最担心的地方——为了承受住高盐、高湿、夏季高温的海洋环境考验,混凝土裂缝要控制在0.2毫米。

郑伟涛:“海洋环境下,一场雨说下就下,浇筑完的混凝土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硬化,如果中间掺入了雨水,相当于它的成分就已经改变了。我们第一次浇筑就赶上了这种天气……”

如今,岛上的施工已接近尾声,降水不再可怕。但伶仃洋海域是强台风频发区,全年遭受六级以上强风的天数接近200天,岛屿建成后,如何保障岛上的安全呢?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徐总设计师带安泽来到人工岛边缘的挡浪墙。“水规院提出来一种用台阶型设计把波浪能量逐步逐步减弱。包括下面的扭工字块,怎么样能够把它稳住?它稳住了才能把人工岛稳住。扭工字块就是扭在一块,每个和每个之间都有一些交叉,所以整个就压住了,遇到最大的浪,它也冲不走。”

毫米级对接如何完成?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建设中的隧道

深中通道的隧道部分长6.8公里,最深处达水下39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宽最长的钢壳沉管隧道。

一般隧道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深中通道采用双向8车道,隧道体需要承受的海水压力比港珠要大桥的隧道还要大30%。为了尽可能避免裂缝,提高隧道体的耐久性,深中通道首次大规模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以达到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锁旭宏:“100年是我们最起码要保障的。我们这些安全系数都是远超100年的。”

沉管隧道是海底隧道的一种。需在外部预先制作好沉管管节,然后将管节浮运到设计的位置,再进行沉放安装。建设港珠澳大桥时,沉管由8艘船拖带14公里的海路,走了十几个小时。深中通道的位置距离牛头岛沉管预制基地近50公里,如果用同样的办法,将耗时40个小时,严重影响伶仃航道的秩序。如何完成超长距离的快速浮运?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航津安1”应运而生。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专门为沉管隧道建设而造的超级工程船。2万吨的自重加上8万吨的沉管,排水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它自带动力,近50公里的浮运能在10小时左右完成。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一航津安1”

船长190.4米 宽75米

深中通道第一个管节,在2020年6月16日从牛头岛驶出。浮运只是第一步,沉管的准确沉放是最关键的环节。深中通道沉管横截面达到8000平方米,两个管节轴线对齐,设计标准是偏差不能高于50毫米。而深中通道做到了10毫米以内。“毫米级对接”是如何做到的呢?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一体船操作室

锁旭宏:“这里是我们一体船最核心的部分,所有的操作过程都在这里完成。它和船上的绞车系统是联动的,每一个手柄控制一个绞车系统。海洋里面施工特别复杂。它会受到海流、海浪、暗流、船形波等各种因素影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操作员的手,就那么‘咔’一下子,只过去了几个毫米。我们有时候会说他们的都是“神手”。所以我们说沉管隧道的建设是“海底绣花”,要小心翼翼的。”

沉管安装只在海洋比较平静的时间进行,每个月最佳安装期只有三到四天,掌握水中沉管的位置,主要依靠卫星定位。但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时期GPS定位数据,曾出现数次丢失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锁旭宏所在的测量团队在深中通道建设中添置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否能够精准定位?“毫米级对接”过程中还会有哪些问题?又创造了哪些奇迹?在海底隧道的建设中,世界首创的“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又是什么?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近观中国》节目,周日晚22:00,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

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制作人:张小玲

本期编导:刘广韵

文字编辑:于二丫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15000名建设者历时7年打造,“基建狂魔”在大湾区再造工程奇迹》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半自动切葱丝神器最新款  高速新闻最新  白敬亭最新lv包价格  联通混改最新消息新闻  石林最新交警新闻  新郑马志峰最新消息  七里河墙面拆除最新消息  大众polo最新款价格  梅溪镇新闻最新  蔻驰最新款  今天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  红树林水乐园最新消息  浔东阁楼出售最新消息网  本田轿车最新价格多少钱  最新款路虎婚车图片及价格  露营炉最新款  吉利华东新闻最新  小格子针织衫最新款男  邓州新闻最新  迷失海岸最新新闻  南陵大巴车新闻最新  大阪飞机票最新价格  最新款睡衣舒适又洋气  罐装病毒最新消息人数  北京骑行咸阳路线最新消息  欢乐谷泰国餐厅价格表最新  爵迹2最新价格图纸大全  北京最新民宿推荐价格  武定老街最新消息  太原阳光领域最新消息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