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司法解释强调,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等行为将依法严惩。明确界定窃取、刺探行为的具体情形,加大惩处力度,保障国家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窃取刺探他人信息的行为日益增多,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近日发布了最新版《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本文将深入解析《解释》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法律边界,掌握维权途径。
1、明确了窃取刺探他人信息的定义
《解释》明确了窃取刺探他人信息的定义,即未经他人同意,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使用、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他人手机通讯录、非法窃听他人通话等。
2、规定了窃取刺探他人信息的法律后果
根据《解释》,窃取刺探他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予以刑事处罚,具体情节包括:
(1)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达到500条以上的;
(2)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达到100条以上,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0条以上的;
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的;
③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
④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⑤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管辖范围
《解释》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管辖范围包括:
(1)犯罪地;
(2)被告人居住地;
(3)被告人单位所在地;
(4)被告人经常居住地。
4、加强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打击力度
《解释》强调,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依法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打击力度,对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严惩。
维权指南
1、及时收集证据
当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窃取刺探时,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如通讯记录、短信、聊天记录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持。
2、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解释》,公安机关是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主管机关,当发现个人信息被窃取刺探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3、寻求法律援助
在维权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4、依法维权
在维权过程中,要依法行事,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要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最新版《解释》的出台,为打击窃取刺探他人信息行为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据,广大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要积极维权,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窃取刺探司法解释最新版,最新版窃取刺探司法解释全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