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网

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chenqimei 2024-12-30 武术瑜伽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大江激流,战“疫”激烈。

由于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中,武汉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保卫战,至关重要。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毫不放松,迎难而上,抓紧抓实,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打好武汉保卫战,已进入关键时刻。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国各条战线和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一道,众心凝聚,意志如钢,汇川为海,同舟共济,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进,坚决打好武汉保卫战。

这两天,武汉全面展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迎来关键窗口期。2月20日,数据显示,武汉市新增出院数首次超出新增确诊数;21日,新增出院数继续超出新增确诊数;22日、23日,继续这一态势。

新增病例数减少的细微变化,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性指标,只有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其他数据继续向好,英雄城市的英勇战“疫”才能从阶段性成效走向最终胜利。

积极向好的态势在不断拓展。2月22日下午,武汉火神山医院7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这是火神山医院组建以来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一病区主任董宇超说,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之后,马上就将接收新一批确诊病人,“要尽快让更多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让所有病人尽快得到救治、治愈,是走出疫情的关键。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必须要实现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应早尽早。

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在最初一段时间,不少患者为了等一张床位只能在家隔离,导致病情恶化,致使疫情进一步蔓延。这也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难点、痛点和堵点。

化解难点、打通堵点,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不让“人等床”,实现“床等人”是疫情防控的精准一招。在中央指导组指挥和各级部门支持下,武汉市紧急行动,制定方案,付诸实施。加快“两增一改造”,即增加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将具备条件的隔离点改造成为隔离治疗点。1月下旬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加紧建设,短短十几天就完成了一场与疫情赛跑的“生死时速”。

“生死时速”,体现的是责任担当。现在,武汉市已有13家方舱医院开舱,救治床位达到13348张,已经使用9313张,定点收治医院达到46家,“收治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起初,方舱医院由于时间急,一些设施设备还不完全到位。几天后,为了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心工作、生活,每个行政区都由一名领导干部担任行政副院长,确保管理不缺位。同时,73支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入驻方舱医院,大大提高了方舱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一些从方舱医院出院的患者说,里面的配套医疗设施和生活设施越来越完善,除了医护人员,还有志愿者给大家进行心理辅导,充满人情味。

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方舱医院建设还在继续。2月21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下一步,将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加强方舱医院扩容。按照计划,武汉市将再建19家方舱医院,到2月25日,全市储备方舱医院床位可达到3万张。同时,每一个方舱医院医疗设备配置还将继续提高,实现CT全覆盖,提升供氧能力,增加心电监测仪等设施设备,使方舱医院救治能力再上台阶。

应收尽收、防控救治能力不断提升,离不开一支重要队伍。这就是由3万多名普通社区工作者、3.6万名“下沉”干部、4万多名警察与辅警等共同组成的一线工作队,他们是紧紧守护城市防控安全的前沿卫士。

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2月17日,武汉开展为期3天的拉网式大排查,以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行动中,公安、社区、网络一体推动,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求,对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及时进行核酸检测。随后,力度再次加大,武汉市提出,力争做到确诊患者100%应收尽收,疑似患者100%核酸检测,发热病人100%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100%隔离,小区村庄100%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等5个“百分百”。

5个“百分百”,彰显的是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胜勇气。武汉市硚口区六角街顺道社区老三栋小区,是一个住户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旧小区。这里至今未发现1例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顺道社区党委书记潘丽娟说,小区从农历正月初一就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居民3天团购一次蔬菜,依次下楼错峰领取。

标准要严,落实靠人。在各个社区,基层干部和“下沉”干部各就各位,排查发热病人、封闭管理小区,细致而琐碎,寻常而辛苦。2月中旬至今,封闭措施不断加紧加严,从“每3天每户可派1人凭证外出采购”,转变为“除就医以及防疫等岗位,其他居民一律不得进出小区”。 潘丽娟说,为方便居民生活购物,社区选择“长江严选”平台与供货商进行对接,然后她在小区微信群内发布消息,居民直接在群里报下单数量,每份都有花菜、辣椒等多种蔬菜。

这场英勇的保卫战中,人们铭记住了一个英雄的名字:白衣战士。

2月22日,山西省第13批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在这批队员中,根据病情诊治需要,还首次派出了影像技师。至此,山西省已总共向湖北派出1500名医护人员。同一天,贵州省第9批医护人员赶到,安徽省第8批医护人员疾驰到来。

驰援的白衣战士,与湖北省医护人员一起,走向救治前沿,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离岗,他们斗志昂扬,坚守岗位。在这个英勇的群体中,湖北省投入救治一线的医护人员就达到20多万人,其中,武汉市一线医护人员超过6万人。

与白色战袍交相辉映的,是共产党员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战“疫”场上熠熠生辉,飘扬不息。

张定宇——在疫情“风暴眼”中挺身而出的一线勇士。身为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他身患重疾,却把生命的过程燃烧成照亮病人的光芒。“手里的电话一个又一个,几乎不间断,脚下步子并没有停,不时对身边人发出一个又一个指令。”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刘智明——让人们痛感英年早逝的武昌医院院长,一个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医院紧急改建成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大事”上,唯独把自己染病当做“小事”的人。“他总是这样,忙到没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这是武昌医院的同事对他的回忆。

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彭银华、黄文军……还有更多以身许职,默默无闻把自己交付给医院、交付给职业生涯的白衣使者,以无声的行动,书写大爱无疆的赤子之心。

甘如意,一名“90后”女护士,2017年毕业入职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她的家在湖北省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距离医院300多公里。疫情发生后,已经回家的甘如意决意赶回医院上班,与同事一起战斗。没有车,她就骑自行车、步行,顶风冒雨、日夜兼程,经过4天3夜的辗转曲折,她终于赶回了武汉,赶回到她的医院,她的岗位。

还有许多在一线日夜坚守、努力、拼搏的白衣使者,他们来自天涯海角,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义无反顾,星夜驰援。

还有另一组数据。250多支医疗队、32000多人,这是从大江南北赶赴湖北、增援武汉的医护援助人员数字。2月23日,数字还在增长,仅辽宁省就选派了2000多人的精锐医护队伍,占国内支援湖北医疗人员的十六分之一。在这支由东西南北各地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队伍中,有73支医疗队、8220人援助方舱医院,178支医疗队、24226人援助定点医院。

这不仅是一组数据,这是全体华夏儿女面对疫情,在荆楚大地上筑起的抗疫长城,这是所有医护战士在职业生涯中用信念和意志书写的战“疫”之歌。让我们记住众多名字中的一个:吴安华,国家卫生健康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早在1月21日,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久,他就第一个毫不犹豫地奔赴武汉。一个月来,吴安华与队友们一起,早出晚归,只为了那句话:救人,尽快把疫情控制住。

“5000平方米西服车间改为防护服车间。”“35台男装设备改产隔离服。”“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

这可能是企业发展史上最快速最“花式”的集体转产。疫情来势汹汹,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各种防护品告急,给一线救治、群防群控带来困难。尽快为湖北、为武汉紧急提供急需的口罩等医护防护品,成为各地支持武汉保卫战的重要方式。

各地企业纷纷行动,各显其能。“5天时间搭起一条口罩生产线”“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55小时研发攻关成功”,一大批央企、民营企业、科技企业迅速利用自身的专长,抓产、合作、借势,八仙过海。从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到汽车生产、电子企业,许多自身具有一定转产条件的企业快速调整方案,转型跨界,在防疫物资保障大军中形成一道耀眼的力量。

2月22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现在湖北省N95口罩日供应量达30万只以上,防护服达到17万件,而战“疫”打响之初,防护服最开始每天只能供应不到1万件,N95口罩每天只能供应3.5万只。2月21日,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共向湖北调拨防护服193万件,N95口罩295万只。

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众人划桨,共克时艰。这样的速度、这样的力度,是攻坚克难的制胜之器,是新时代共下一盘棋、团结过险滩的奋斗精神。

在福建,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开足马力“扩产一批”,实施“一企一策、一日一调度”,干部挂点、驻企,“一对一”盯企业、盯生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促进现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释放产能、满产达产。同时,支持“转产一批”,摸排有条件转产企业名单,引导有条件的民用防护品生产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

在江苏,一批民营企业迅速成为第一批上马医护防护品的行业“旗手”。2月5日,红豆股份新建成的7000平方米西服车间,一夜之间改造成防护服生产车间,20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加紧赶制防护服。“防护服是紧缺的医疗物资。为了支援抗疫前线,我们2月1日启动防护服生产。”红豆股份常务副总经理顾金龙说,红豆成熟的服装生产技术,可以为生产防护服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相伴相随,在湖北,在武汉,更多的是每一天、每一地、每一行,无数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凡人小事,演绎着战“疫”场上“从我做起”的时代旋律。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从保安到保洁,从司机到厨师,虽是凡人琐事,却透出平凡中的大义,坚守中的责任。

陈思思,武汉艳阳天餐饮公司武展店店长,每天,她和留守的20多名员工,要给附近一家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6000多份营养盒饭。这是平时工作量的3倍。压力面前,陈思思只能以更早起、更晚归来承担责任,“我们的留守员工都没有抱怨,都想为一线医生护士做一点事,多干一点、多累一点,比起那些白衣天使的付出,我们的辛苦算不了什么”。

这样的感动,铭记在每一个战“疫”人的心头,带来的是更加踊跃积极的防控力量。“80后”志愿者单璐,自己有一家公司。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地招募志愿者,单璐报名入选。经过培训后,成为一名方舱医院保安。“我就是想以自己的方式为武汉防疫做点事情。”尽管戴着口罩,他眼里的神情还是透出一股年轻的勇气与斗志。

这勇气与斗志,正是打赢武汉保卫战不可缺少的强大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常州多彩网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灿灿最新版  2018金立公司最新新闻  五菱汽车最新版的车  黄圃镇征地最新消息  舟山鱿鱼新闻最新  最新银行招聘面试  昌乐新光大招聘信息最新  最新国际恐怖新闻  阳江鱼洞最新消息新闻  淘宝生意参谋最新版  酉阳龚滩新闻最新  上海来杭州母女最新消息  高密最新新闻  努比亚手机最新消息  郑州永城新闻最新  台湾军事新闻最新消息  牛津最新版的英语  室外刷漆规范最新版  榴城张沟最新消息  深圳珠宝最新新闻  怎样下载最新版抖音手机  嘀嘀动画2021最新版  西安食品厂最新招聘  珠海疫情最新消息17日  金坛2023最新招聘  纪念币最新消息港币价格  电车乐园最新版安装  榆中和平镇新闻最新消息  超神解说狼人打野最新版  最新云南企业招聘 
多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