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的持续蔓延,全球猪肉市场波动不断,我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防控非洲猪瘟形势严峻,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最新的非洲猪瘟分级及防控措施,本文将对最新消息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了解当前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与应对策略。
非洲猪瘟分级最新消息
1、病情分级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非洲猪瘟疫情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非洲猪瘟疫情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疫情:指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对全国猪肉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2)较大疫情:指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对全国猪肉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重大疫情:指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疫情迅速蔓延,对全国猪肉市场造成严重影响。
2、疫情态势
截至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但仍存在局部暴发和扩散的风险,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23起,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防控形势与应对策略
1、强化监测与排查
(1)加大监测力度:对全国范围内的猪场、屠宰场、肉类加工企业等实施24小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疫情。
(2)强化排查工作:对发生疫情的省份,开展全面排查,确保疫情不扩散。
2、加强生物安全防护
(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2)加强屠宰场、肉类加工企业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屠宰、加工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播。
3、推进疫苗研发与生产
(1)加快疫苗研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非洲猪瘟疫苗研发。
(2)推进疫苗生产:确保疫苗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加强国际疫情信息共享: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疫情。
(2)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防控技术,提升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水平。
5、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1)稳定猪肉生产:鼓励养殖户增加产能,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2)加强市场调控:对猪肉市场进行监测,确保价格稳定。
非洲猪瘟作为我国畜牧业的一大威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最新消息的指导下,我国应继续加强监测、排查、生物安全防护、疫苗研发与生产等工作,确保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疫情挑战。